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沈周的花鳥畫往往是寥寥數筆,就把對象的形態、神情刻畫得準確生動、細致入微。文徵明少從沈周學畫,對沈周的筆墨較熟悉。此件作品即是臨仿沈周而作的金雞圖,筆觸簡潔,刻畫了一只雖已老去但依然有雄毅之姿的公雞的形象。畫幅上部為沈周自題七言詩,文徵明亦照臨,并自題七言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