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北宋宣和時為畫院成忠郎,南宋紹興時復職為畫院副使,歷事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三朝(1162年—1224年),活躍于宮廷畫院幾十年,畫多藝精,頗負盛名。工花鳥竹石、鷹鶻犬貓、耕牛山雞,長于寫生,間作山水小景。構思精妙,功力深湛,雄偉處動人心魄。所作《楓鷹雉雞圖》溫柔嬌嫩可愛,《雞雛圖》形象生動超拔,刻畫細致入微,各具神態。山水師李唐法,亦多佳作。論者謂其畫鳩“作寒冷狀,精俊如生”;畫鹡鸰“翹翹欲起”。
圖繪山間一楓樹,干體蒼老,枝葉茂盛。在其枯干上,一雄鷹俯身做欲捕掠狀。一只雉雞驚叫著向草叢中倉皇逃奔。形象刻劃逼肖生動:雄鷹兩爪緊抓著楓干,脖子扭曲,全身向前俯就,眼睛圓睜“一沖殺前的一瞬間動態神情盡現紙上;雉雞大步奔突,身子前傾,脖子長伸,張嘴鳴叫,那種失神絕望的樣子栩栩如生。通過畫家對這一強一弱的描寫,人們不難想見即將發生的這場“劫掠”的慘景。這幅畫具有一種雄沉的悲劇美感。樹石自右向左斜上發展,其左邊線和畫幅底邊正構成一個銳角形,既加強了雄鷹進擊的氣勢,也把觀者的視覺收縮在雉雞身上。畫面宏大,可說是傳世宋畫中罕見的巨幅。
樹石用粗線濃墨勾寫皴染,自具一番蒼渾之氣。楓葉、草叢以細線淡色勾染,和樹石既成對比,又協調統一。鷹雉雞采用沒骨法,刻劃精細,神態生動。李迪的畫法雖基本宗徐熙一體,但也吸收了院體畫的勾勒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