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鑒(1598年—1677年),字玄照,后改字園照,元照,號湘碧,又號香庵主。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江蘇太倉人,出生于以衣冠詩書著稱的太倉王氏家族。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舉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稱“王廉州”。王鑒出生于書香門第,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貞曾孫,家藏古今名跡甚富,豐富的家藏,為王鑒學習臨摹歷代名畫真跡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摹古工力很深,筆法非凡,擅長山水。與王時敏、王翚、王原祁、惲壽平、吳歷齊名,并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成為畫壇正宗。為“清初六家”之一。
此圖原名《仿黃子久山水圖》。繪山巒起伏,林木叢生,山林深處村屋坐落,一股清泉直下。近處溪流清澈,水榭石堤,意境幽深。用筆秀麗,皴染精到,滋潤渾厚,氣韻蒼莽。自識“庚戌九秋仿黃子久筆意,王鑑”,鈐“王鑑之印”白文、“湘碧”朱文方印(按:庚戌為康熙九年,公元一六七0年,作者時年七十三歲),為王鑒晚年佳作。構圖繁而不亂,山石錯落有致,而且筆法華潤圓細,秀逸中不失嚴謹,纖細而不流于柔弱,剛柔并濟,濃淡兼施,皴染同舉,別有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