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補之(1053年—1110年11月8日),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
以粗筆水墨出之。老子騎于牛背上,徐徐前行。他垂眉瞇目,蓄著濃密的胡須,身穿粗布衣,側頭回顧,面帶微笑,神態安詳。青牛趴蹄回首,睜眼顧盼,形神生動。背景左上繪枯杈一枝,藤蔓纏繞;右側有野草兩小叢,簡繁有致,層次分明。樹干由左側向右上斜伸。枝枒用中鋒,筆觸快速。樹葉用側筆半掃半拖,具潑墨兼飛白趣味。樹下土坪上作老人騎牛,筆觸與樹枝畫法一致,起筆甚重,簡潔雄健,能把握形象架構及量感。用筆與造形之精,在牛眼、牛背與小草表現最為突出—與主題相應,可謂得一老字。此畫從形象之把握與用筆之明快觀之,與梁楷畫風有關。是北宋末院派人物畫吸收文人畫與禪宗思想總結而成之新風格。無咎以之表現道家題材,深富時代意義。在風格上可為南宋馬夏派之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