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吳縣人。吳中四才子之一。在畫史上又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
《夢仙草堂圖》是明朝唐寅的繪畫作品。此幅題為“東原先生寫圖”,從作者題款透露著構思的意想:閑來隱幾枕書眠,夢入壺中別有天。仿佛希夷親面目,大還真訣得親傳。右實左虛,實處寫崇山峻嶺,蒼松、修竹、瀑布、幽徑,優美的環境中草堂坐落其中,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堂中有一高士伏案作“枕書眠”狀。虛處約略作連綿山頭,空蒙處置一寬袍大袖的士大夫,衣飾整潔,大袖隨風飄動似有飄然于仙境之感。圖中將“枕書眠”的真實表現引伸到“夢入壺中”的幻想境界,將真與幻,現實與想象相結合來構成富有幻想色彩的畫意,使觀賞者產生夢幻境界的聯想,在一定的時空中創造可視的審美形式。此圖石法最能體現唐寅風格特點。一、細筆長線匡廓,爽利而縝密的叢線,圓轉、細秀、流暢,兼以短筆方折、密集、利落的皴紋。二、這種皴法是吸收傳統中披麻、斧劈、亂柴、釘頭等幾種筆法。小斧劈中兼用披麻法,一變南宋斧劈皴法,并融匯元人方法,演變為細長柔勁線條略帶寫意的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