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干(約706年-783年),唐代畫家,以畫馬著稱,藍田(今陜西藍田)人。
韓干少年時只是一名酒店的雇工,后來被詩人王維賞識,資助他學畫,學成后被召為宮廷畫師,初師曹霸,后自獨善。官至太府寺丞。畫藝較全面,善畫人物畫像,尤善畫馬,重視寫生,皇帝命他拜當時畫馬名家陳閎為師,他不聽命,說:“臣自有師,陛下內廄之馬,皆臣師也。”由于他重視寫生,所以畫馬超過古人,后代畫馬名家如李公麟、趙孟頫都曾向他學習,他還畫過許多肖像畫和佛教宗教畫,但傳世不多。
韓干《 圉人呈馬圖》,生動地表現了駿馬的體態神情,準確、簡煉,真實。牧馬人的形象也威武生動。他的另一幅《照夜白圖》,刻劃的馬四蹄騰驤,仰首嘶鳴,也具有生氣勃勃的特點。從畫風來看,牧馬人兩腮胡須,體格高大肥壯,是為胡人相貌;馬匹神駿雄健,屬來自西域之品種。在造形上,黑白二馬健碩豐滿,生動逼真,但在線條的描繪上卻是細致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