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1] ,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正德末年以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為藩王、中官作畫,旋即便致仕歸鄉。四方人士求詩文書畫者,絡繹道路。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年九十歲。有《甫田集》。
此畫為明代畫家文徵明所畫,畫面描繪的是友人前來拜訪的場景,山水亭榭、花草樹木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致。整幅作品以S型構圖,山石皴染兼施,多有苔點,筆致氣魄洋溢,屬典型的文人畫作。淡于仕進,優游林下,以詩文書畫自娛,表現出作者的品格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