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贊華(899年―936年),小字圖欲[1]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長子,自幼聰穎好學,深得耶律阿保機的喜愛和器重,916年被立為皇太子。926年,封為東丹國王、稱“人皇王”。926年太祖病逝后,耶律德光繼位為帝。天顯三年(928年)東丹國南遷,升東平為南京。同時耶律德光對耶律倍施以控制和監視。930年耶律倍棄國投奔后唐。936年后唐發生政變,耶律倍遇害,葬顯陵。[2] 947年,耶律德光去世。耶律倍長子耶律阮最終奪回了皇位,追謚耶律倍為讓國皇帝,廟號義宗。
全卷畫6人4馬和2駝,作一字形排開,呈迎風出行狀。畫風粗簡圓厚,設色簡淡淳樸,表現了在北國大漠里蒙古族的風雪生涯。此卷是李贊華所畫的一幅人物畫精品。人物形象似胡人,各具姿態,衣冠、服飾、佩帶亦各有不同;馬匹矯健、豐肥;東丹王神情憂郁,若有所思,正合其棄遼投唐后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