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驢屋等,漢族,江西南昌人。明寧王朱權后裔。明亡后削發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夸張奇特,筆墨凝煉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
《花鳥八開冊》,其造型奇古、筆致活潑、水墨淋漓、頗具真趣,系為八大山人晚年精品杰作。八開冊中,所涉物象有荷花、游魚、文禽、怪石、幽蘭諸種,均為歷代文學書畫傳統中寓離塵出世、孤芳自賞之意的物象——游魚而有此寓意,當自八大山人始——各各妙極毫顛,顯示了八大山人臻于化境的造型和開線功夫。
八開冊中兩開為荷花。據現有材料考察,似乎八大山人晚年尤嗜荷花,并有多幅以荷花為題材的巨作傳世。他曾寫詩稱道:“若個荷花不有香,若條荷柄不堪觴。百年不飲將何為?況值新曹琥珀黃。”顯然,八大山人以荷花為題材,并不僅僅是出于對荷花出污不染品格的尊重,而更多似乎是出于對自己身處亂世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潔身自好的原則。
此外,單足立于危石之上或數只蜷于枝頭的小鳥,均靜中有動,危中求靜,或寓不輕與之意,或寓渴求溫暖之心。所畫之石,一反常態,上大下小,岌岌可危,險絕之勢油然而生;所畫之蘭,筆墨簡到不能再簡,而意韻則層疊到不能再層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