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之鼎(1647—1716年),字尚吉,號慎齋,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鴻臚寺序班,以畫供奉入暢春園。善畫人物、山水,尤精寫真。初師藍瑛,兼學宋元諸家。肖像畫面貌多樣,對白描法、墨骨法、江南法都有研究,所繪人物形神兼備,獨具一格,一時名公小像多出其手,其肖像畫在清代中期有“當代第一”之譽。
畫家用勁健的粗筆描繪樹干,筆斷意不斷;樹葉先用深淺不同的墨點出,然后以濃墨勒出葉筋;小鳥用淡墨勾輪廓,然后染出軀干,最后再用焦墨畫兩翅和頭部。用筆雄健豪邁,奇宕多變,用墨層次豐富,厚而不滯,輕而不淡。此圖用大寫意法畫桐樹幾枝,引來兩只飛鳥棲息。樹枝錯落穿插有致,一鳥啄叼桐籽,回首張望,一鳥展翅凌空,疾飛而來。畫面左虛右實,而左邊高飛的小鳥和左上的題記不僅平衡了畫面,還使畫面平添了幾許盈然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