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1840—1896),清末畫家。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后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陰航塢山(今杭州市蕭山區)人。任伯年是我國近代杰出畫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長、任渭長、任預)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繪畫發軔于民間藝術,他重視繼承傳統,融匯諸家之長,吸收了西畫的速寫、設色諸法,形成自己豐姿多采、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豐富了中國畫的內涵。
這幅作品作于1893年,是任伯年晚年作品,也是其典型代表作。任伯年在花鳥畫上的構思可以說是奇思巧構,他脫離前人窠臼,不受成法拘束,非常注重主從、疏密、虛實的關系。本幅《梅雀圖》,紅梅艷麗而不失蒼勁,八只麻雀屹立于枝頭,成雙成對,給人一種堅定而不失情趣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