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祖籍涼州晉昌郡。明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繪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紙本水墨。繪元宵節時屋內外各兩對婦人閑聊。弘治戊午(1498)秋,唐寅中式南京解元。歲暮,附江陰舉人徐經船入京。己未(1499)二月,與會試。會試前,不盡力于舉業,頗事酬應。此畫所題是上元京城看鰲山燈,寅會試而后,挫折潦倒,未嘗再至京師,故此畫當作于斯際。此幅若加細審,款書出于雙鉤廓填,畫亦描摹之作,惟極精,非細審不能察。自題: 宮柳條長影可搓,金吾弛禁不相訶。內人爭唱橫□調,樂府新諧□鄧歌。(喜字點去)戲局結團分鬪雀,燈輪自轉應鳴鼉。遺鈿墮珥知多少,帝里春宵奈爾何。上元京城看鰲山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