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年(約1155-1218),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于清波門,故有劉清波之號,清波門又有一名為“暗門”,所以外號“暗門劉”。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劉松年入為御前畫院學生 ,宋光宗紹熙年間(約1190—1194)為畫院待詔,宋寧宗時(1195—1224)因進獻《耕織圖》,得到獎賞,賜予金帶。擅畫人物、山水,師張訓禮(本名張敦禮),而名聲蓋師,被譽為畫院人中“絕品”。
跋陀羅尊者位于畫面上方,右手結(jié)說法印,左手結(jié)禪定印。尊者身后為其居住地雅穆孥河,或說為赤銅洲,河中一雙象征吉祥的白象在水中嬉戲,遠方是座落在叢林山丘中的村莊,右上方顯現(xiàn)金剛手菩薩。皈依佛法的婆羅門弟子將各種財物貢獻出來作為供品,并聆聽尊者說法。圖下方為被稱作“叢林居士”的伐那婆斯尊者,右手執(zhí)扇,左手撫摸臥虎,坐在七葉山巖窟中刻苦地靜修佛法,弟子及侍者恐怕驚擾他,躡足輕手,神情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