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見龍(1606--1687年后)字云臣,自號金門畫史,江蘇太倉人,一作吳江人,居虎丘。康熙初與顧銘同時以寫真祗候內廷,名重京師。系曾鯨弟子。兼工人物故實,筆法粗獷,衣紋流暢。畫佛像極莊嚴華美,其工細之作堪與仇英共席。陳庚云:“余見所畫《湯文正公(斌)像》,其子侄皆云酷肖。”描繪人物細致傳神,注重人物的神氣和動勢,筆力勁健,畫法近梁楷、戴進、吳偉一路。兼善花卉、翎毛。另外,其傳統技法深厚,臨摹古人的作品見功夫,能達到亂真的地步。
這幅是清代畫家顧見龍《滇苗圖說冊頁》中的一幅,冊頁十。 纙婺圖說。右側畫面描繪了人物在山間生活的場景。山坡上一老者手舉皮鞭正在趕牛,兩頭牛身形碩大。幾只山羊在屋子前方,一紅衣少女正在門前喂食牲畜,一老者戴著蓑帽,披著蓑衣過來攀談。整幅畫面人和動物畫面和諧,充滿了田園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