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町時代(1338~1573)的著名大和繪(注1)畫師土佐光信(1434~1525)向來被尊為妖怪畫的開山宗師。室町時代,雖然中國宋元時期的宮廷水墨畫(區別于“唐繪”,被稱之為“漢畫”)受到幕府的推崇,但以土佐光信為代表的正統大和繪畫師也借鑒中國畫的技巧,為勢漸衰退的大和繪注入了新的活力。室町時代的大和繪取材已具有明顯的世俗化特征,也更加注重裝飾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其后“浮世繪”誕生的先導),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繪卷》正是充分體現了這兩個特點的作品。
這幅是這幅是日本畫家土佐光信《星光寺緣起畫卷》下冊畫卷中的第一幅,現在收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該畫中人物眾多,形態各異。以濃麗的色彩和“引目鉤鼻”的程式化人物造型,顯示著強烈的裝飾趣味和幻想的氣氛。在繪畫的內容上,有濃郁的本土氣息,有很高的寫實技巧,為社會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