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彬(1550—1643),字文中,又字文仲,別字質先,別稱文中父、文中子。自號壺谷山樵、遵道生、織履生、一枝棲、枝隱生、枝隱居士、朱湖太生洞天居士、枝隱庵主、枝庵發僧、枝隱頭陀、枝隱庵頭陀和“金粟如來”等。
此幅是明代宮廷水陸畫,畫幅右上金書“大明景泰五年(1454年)八月初三日施”,并鈐“廣運之寶”印,下端金書“等覺位十地菩薩”,左下墨書“御用監太監尚義、王勤等奉命提督監造” ????。 ?等覺,為菩薩修行五十二位之第五十一位,稱等覺者,意謂與佛相等,而修行上尚遜一籌。亦稱有上士,以妙覺佛陀稱有上士,故等覺稱有上士。亦稱一生補處,意謂次一生將成佛。十地”是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位,即指十種地位,十個菩薩行的重要階位。依次為“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十地的菩薩,是真正的法王子了。所謂補處菩薩,就要成佛了。此畫為宮廷畫師所畫,可與法海寺壁畫相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