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又稱“吳門四家”)。
紙本水墨。本幅繪白云盤滯山腰,飛泉來自重巖深處。松陰下,溪谷一人臨流,坐聽松風,眼觀飛泉。文氏作畫大多細致秀潤,本幅的筆法則相當粗放,山崖巍峨,險峻外露,筆勢奇絕崩云,運筆沈雄有力,在氣勢方面來說,是他罕見的佳作。巖石遠山的畫法,脫胎於吳鎮。款題「文壁」,舊傳文氏四十歲前名「壁」,四十歲后改「征明」。據此名款與其畫風,約為四十歲左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