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約1497-1552)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后移居蘇州。 中國明代繪畫大師,吳門四家之一。尤其擅畫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艷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稱為“明四家”。
絹本設色。 畫面描繪在暮色蒼茫中,主仆四人春季郊外游罷高興而歸的情景。一仆先至家門正在扣門,主人騎在馬上緩行。其后有童仆二人跟隨:一童擔著酒壇和書箱居后,居前的另一童攜琴回頭,似乎二童正在交談。人物神情動態描寫得栩栩如生。此畫前景坡石用斧劈皴法,門側面之柳用淺綠以“個”、“介”字交疊布列畫柳葉,雅麗的設色和細致精密的用筆,皆出自宋人的技法。此畫對暮色氣氛的營造也獨具匠心,甚為高明。如隔池對岸之樹叢,半為云煙遮掩,用淡墨復筆畫樹干邊緣而不皴樹皮。遠山也不施皴擦,只以濕筆淡墨和螺青襯染以喻暮色靄靄,景物迷蒙。邊角式的布局雖源于南宋院畫,但取意則與明初戴進的「春游晚歸」相近。惟仇作烘染細膩,人物情態生動,較戴進描寫更加細致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