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畫家,字咸熙,原籍長安(陜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擅畫山水,師承荊浩、關仝,后師造化,自成一家。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平遠寒林,畫法簡練,氣象蕭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如卷動的云,后人稱為“卷云皴”;畫寒林創“蟹爪”法。對北宋的山水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北宋時期被譽為“古今第一”。
北宋 李成 茂林遠岫圖(全卷二版)絹本45.5x141《茂林遠岫圖》是傳為北宋畫家李成創作的絹本水墨畫,現收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茂林遠岫圖》描繪的是夏日山水景色,其中峰巒疊翠,奇峰矗立,遠山奇峰崛立,空遠清曠;近處輕舟泊渡,行人車馬往來;中景山谷之間殿閣林立,塔影隱沒其中,飛泉水口,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整幅作品呈現了一派寓鬧于靜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