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965- 1017),福建建陽人,北宋僧人,擅詩、畫。作為詩人,他專精五律,多寫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力求精工瑩潔,頗為歐陽修等大家稱道;作為畫家,他“工畫鵝雁鷺鷥,尤工小景,善為寒汀遠渚、瀟灑虛曠之象,人所難到也”(北宋郭若虛語)。蘇軾為惠崇畫作《春江晚景》的題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名傳千古。
《沙汀煙樹圖》是北宋僧侶畫家惠崇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此圖畫沙汀煙樹迷離的早春景色。江南水鄉的初春,楊柳剛吐新綠,春溪滿溢,潺潺流淌,河岸水草隨風搖曳,成群的水鳥在水上棲止飛翔,隔岸叢樹掩映在一片云煙之中,若隱若現,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在表現微妙迷惘的感覺上獲得了成功。取景立意似南方畫派,但畫法上又不似南方畫那樣輕淡圓潤,山石樹木用墨較濃,用筆也較方硬。雜草用筆點簇而成,柳樹以方直線條勾出老干,然后再涂染色彩,遠山用淡墨平畫,很雅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