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東園位于南京鐘山東鳳凰臺下,原是明代開國重臣中山王徐達的賜園,名為“太府園”,此卷是文徵明于61歲(明嘉靖九年,1530年)時繪制,表現了東園雅集時的情景。圖中板橋橫于潺潺細流之上,青松翠竹遙相呼應,湖石疏置,碧樹成蔭,池水為清風吹皺,泛起層層漣漪。甬路上二文士邊走邊談,攜琴童子相隨其后;堂內四人凝神賞畫,另有手捧數軸書畫的小童立侍桌旁,水榭之中對弈的兩人神態悠閑安逸。是吳門畫派風行一時的園林畫一種,用筆秀雅,敷色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