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觀鵬,生卒年不詳(生于康熙晚期,約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以后),清代畫家,藝術活動于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順天(今北京)人。丁觀鵬雍正四年(1726)進入宮廷成為供奉畫家,他擅長畫人物、道釋、山水,亦能作肖像,畫風工整細致,受到歐洲繪畫的影響,其弟丁觀鶴同時供奉內廷。
清院本十二月令圖軸(二月)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人葉紹翁的詩句中的紅杏,花開二月故稱杏月。又因二月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爾雅·釋天》說:“二月為如。”又據郝懿行義疏云: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陰歷二月因而又稱如月。
農歷二月,萬物復蘇,天氣又寒變暖。圖中杏花綻放,人們紛紛走出戶外,踏春,嬉戲,男人們則攜帶著獵具,狩獵,觀景。此情此景使人不由想起宋代僧人志南的一句詩:“沾衣不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