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后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苕溪詩》全稱《將之苕溪戲作呈諸友詩卷》,是北宋書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1]
《苕溪詩》的內容是米芾從無錫去往苕溪時所作的六首詩,是他的經意之作。《苕溪詩》通篇八面生鋒,筆力雄渾老辣,瀟灑自然,創造了一種天真活潑、激越昂揚的意境。
《苕溪詩》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全卷書風真率自然,痛快淋漓,變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書法的典型風貌,與《蜀素帖》并稱米書“雙璧”。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