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后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宋 米芾 吳江舟中詩(全卷)紙本31.3×559.8梅多鮑利坦美術館米芾《吳江舟中詩》全卷橫559.8厘米,縱31.3厘米。原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約翰·克勞弗德藏,現寄贈與梅多鮑利坦美術館。《吳江舟中詩》原為朱邦彥所書,凡四十四行,五言古詩,描述在吳江江上逆風行舟,雇請許多船工來牽拉。因為太吃力,船工“百金尚嫌賤”,後來添了工錢,終於“一曳如風車”,但船工們“叫嗷如臨戰”,可見與大自然搏戰的艱辛。此帖為米芾晚年力作,既有中年書風的痛快淋漓,又有晚年老道的清古從容,枯筆疏行,欹側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