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儒略歷1452年4月15日(公歷4月23日)-1519年5月2日), [1-3]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藝術家、工程師、科學家。他在繪畫、雕塑、建筑、科學、音樂、數學、工程、文學、解剖學、地質學、天文學、植物學、古生物學和制圖學等領域都有極高的造詣和成就。 [1] [4] 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一起被稱為“文藝復興三杰”。被廣泛認為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對后世藝術發展影響深遠。 [2] 許多歷史學家和學者仍將達芬奇視為“ 環球天才 ”或“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的典范,“ 天才的好奇心”和“極富創造力的想象力”。 [5-9]
此畫是列奧納多·達·芬奇應一宗教團體之請而為米蘭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間禮拜堂作的祭壇畫。此畫以圣母居圖中央,她右手扶嬰孩圣約翰,左手下坐嬰孩耶穌,一天使在耶穌身后,構成三角形構圖,并以手勢彼此響應,背景則是一片幽深巖窟,花草點綴其間,洞窟通透露光。此畫雖屬傳統題材,然表達手法和構圖布局皆表明達芬奇的藝術水平之高深。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畫煙霧狀筆法的運用,科學地寫實以及透視,縮形等技術法的采用,表明了他在處理逼真寫實和藝術加工的辯證關系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