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蒼(1686-1756),字默存,江蘇蘇州人,清代宮廷畫家。師承清代婁東畫派的傳人黃鼎。擅山水畫,代表作有《吳中十六景》。《石渠寶笈》所錄畫作數量,張宗蒼名列第一,116幅之多,其上多有乾隆題詩。
紙本淡設色。臺北故宮藏。《支硎翠岫圖》屬作者畫姑蘇十六景中的之三。支硎山位于蘇州市西郊,以東晉高士支遁(號支硎)得名,又名觀音山。此圖描繪的是春天漫山綠色的支硎山風光。畫面整體感覺簡潔有力,只繪支硎主峰,山上樹木郁郁蔥蔥,云霧漫谷,畫面中間一條山路串起沿路掩映在綠樹中的幾個寺廟,山下山泉奔流,不見行人。勾勒精細,設色清麗,山間春日清新幽靜的氣息撲面而來。乾隆御題:支公石室山為屏,上九肥遁君子亨。枕流漱石可娛志,墨名儒行何拘形。我來朅爾尋勝賞,春山蔚郁堆新青。吹竹細籟戛笙筑,出竅流云合杳冥。緬懷愛馬重神駿,軒軒霞舉新發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