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畫僧、詩僧。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市游埠鎮仰天田)人。
所以他又稱“靜坐羅漢”,也稱諾距羅尊者。下圖是眉山市東坡區伏龍鄉息臺庵大雄寶殿內的諾距羅塑像。佛經中講,十六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他們遵佛的囑托,不入涅盤,常住人間,普度眾生。唐?玄奘譯《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記載了十六羅漢的名稱及其弘化的地方,該書說:“諾距羅(Nakula,或譯作諾巨那),與自眷屬八百阿羅漢,多分住于南贍部洲。”
《夢溪筆談》雁蕩山注釋:“諾距羅,唐代和尚,俗名羅堯運,四川青神人。”諾距羅腳踏芒鞋,于慈姥夫人顯跡之地開辟道場,其后云游沿海普陀一帶,據載收徒八百,“五百居天臺,三百居雁蕩。”以后,五百羅漢俱西歸不返,諾距羅尊者晚年返回慈姥山中巖道場,于中巖寶瓶峰圓寂。下圖是唐末五代初畫家、詩人貫休所繪《十六羅漢圖》中的諾距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