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書畫家。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溪山行旅圖〉是經典名作。峻峰大嶺,飛瀑云騰。筆勢雄厚,撲人眉宇。宋范寬〈行旅圖〉與〈溪山行旅圖〉結構完全相同,惟溪橋部位稍有高下,尺幅亦較〈溪山行旅圖〉為小。從畫法上比較,范寬原作表現千年萬年歷盡歲月滄桑,屹立于大自然山川之美,而〈行旅圖〉在氣勢上遠遠不如,筆法與墨韻已是王翚一系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