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書法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此作為黃庭堅(1045-1105)于元符二至三年間(1099-1100)謫居四川時留下的晚年杰作。落筆奇偉,筆筆似自空中蕩漾而來,充滿飛動之勢。結體舒展大度,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用筆凝練有力、遒勁郁拔,而神閑意株,尤得秦篆中實、漢隸俊俏筆意。行筆曲折頓挫,如同逆水撐舟,力能扛鼎。結體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張的長畫,并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邊發散的結字風格。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通篇大氣磅礴,筆墨淋漓。釋文:我見黃河水,凡經幾度清。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癡屬根本業,愛為煩惱阬。輪迴幾許劫,不解了旡明。寒山出此語,舉世狂癡半。有事對面說,所以足人怨。心真語亦直,直語無背面。君看渡奈河,誰是嘍羅漢。寄語諸仁者,仁以何為懷。歸源知自性,自性即知來。任運堂試張通筆為法聳上座書寒山子龐居士詩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