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禎(1296-1370)〔元〕一作維楨,字廉夫,號鐵崖、鐵笛子、鐵笛道人、鐵心道人、鐵冠道人、東維子、抱遺老人、梅花道人、夢外夢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因筑樓于鐵崖山,植梅百株,聚書數萬卷并讀書五年,因而自號鐵崖。工行、草書,行筆清剛勁邁,縱橫奇崛,自成面目。善畫松石、蘭竹,清逸高雅。
乾隆三十年(1765)舉行第四次南巡,與前一次南巡相隔三年。此圖為行經無錫時,秦兆雷(1722 —1781)進獻之作。秦兆雷屬無錫名園「寄暢園」秦氏一族。該園為康熙與乾隆六次南巡必游之地。此作雖有元代鐵笛道人楊維禎(1296 —1370)題款,然疑為明代后期浙派畫家之作。乾隆皇帝于蘇州題詠時,引楊維禎〈冶師行〉的內容作題,認為舟上吹笛者為楊維禎,岸上聽笛者是為其鑄鐵笛的冶師緱長弓。題詩內容展現他對楊維禎詩文、生平的認識,以及將文史知識鏈接到畫面內容的欣賞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