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1632.4.10至 1717.11.15),字象文、石谷,號臞樵、天放閑人、雪笠道人、海虞,山樵、清暉主人、鳥目山人、耕煙外史、清暉老人、耕煙老人、耕煙散人、劍門樵客,江蘇常熟人,清代著名畫家,擅長山水、人物、花鳥草蟲。師法王時敏,被稱為“清初畫圣”。與王鑒、王時敏、王原祁合稱山水畫家“四王”。 加上吳歷、惲壽平合稱“清初六家”或“四王吳惲”。
此畫為王翚1703年所作。首景描繪湖畔右側高山腳下幾棵蒼翠挺拔的古松。松下臨河而建亭宇樓閣。前面有一條石階小道延伸至山峰頂端。左側樹林成林,中間點綴了正成盛開的桃林。河道中間漁船上漁夫正在捕撈。上空有一群飛鳥飛過。畫面的高遠感與深遠感,同時產(chǎn)生虛實對比,真實描繪了山間河岸的自然景觀。。王翚作畫喜好干筆、濕筆并用,而且多以細筆皴擦,畫面效果比較繁密。他早期畫風清麗工秀,晚期則傾向蒼茫渾厚。章法富于變化,水墨與淺絳渲染得法。
款識:十里青山有一家,翠屏深處更添霞。若為說得溪中事,錦石和煙四面花。癸未長夏仿李希古筆,祝伯翁年先生八秩榮壽。耕煙老人王翚。鈐印:王翚印、石谷。鑒藏印:蒙泉書屋書畫審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