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意大利語: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畫家,1593年到1610年間活躍于羅馬、那不勒斯、熱那亞 、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認為屬于巴洛克畫派,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這幅藝術(shù)品是一幅大規(guī)模的繪畫,目的在于私人奉獻.1619年托斯卡納大使Piero Guicciardini委托羅馬,為了他的私人禮拜堂佛羅倫薩,圣菲利西塔。盡管如此,這幅畫還是不受歡迎,一直沒到佛羅倫薩(在那里,它被一幅平庸的畫所取代。)安東尼奧·坦佩斯塔)后來,它被弗朗西斯科·巴貝里尼紅衣主教他的收藏品,他是一位有鑒賞力的藝術(shù)贊助人。這幅畫被描述為一幅“強大而令人愉悅的藝術(shù)作品”。
這幅畫描繪了在黑暗背景下由扭曲的身體組成的復(fù)雜的復(fù)活過程。基督漂浮在場景上方,跪在云彩上,左手拿著一面旗幟,而舉起墓碑的天使則站在側(cè)面,勝利地把頭轉(zhuǎn)向觀眾。被派去守衛(wèi)墳?zāi)沟氖勘稚⒃谥車K囆g(shù)家使用強烈而清晰的色彩,再加上柔和的柔和色調(diào)的細微差別,創(chuàng)造了一個整體平衡的陰影和光線的變化,典型的。巴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