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巖(1682~1756),一作華嵒,字德嵩,更字秋岳,號白沙道人、新羅山人、東園生、布衣生、離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飄篷者”,福建上杭蛟洋華佳(家)人(原白砂里人),后寓杭州。工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脫去時習,力追古法,寫動物尤佳。善書,能詩,時稱“三絕”,為清代杰出繪畫大家,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華巖的這幅花鳥圖,采用了兼工帶寫的小寫意手法。觀看整幅畫面簡易又不失清新,稀疏的枝條,稀疏的樹葉,似乎到了晚秋,一只鳥立在樹枝上似在傾聽下面兩只小鳥的私語,整幅畫面顯得活靈活現,作者捕捉到自然生物中天趣和人們真切細膩的體驗,將花鳥的動人姿態和感受中豐富而健康的情趣融為一體,創造出生動多姿的形象。該畫在畫法上,既有細節描寫的精微性,又不失筆墨上的簡逸生動,禽鳥毛羽細致蓬松的毫毛畢現。整幅畫面有著清新俊秀,率意疏容的花鳥畫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