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熊(1823年7月19日-1857年11月23日)清代晚期著名畫家,“海派”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字謂長,一字湘浦,號不舍,浙江蕭山人。幼時家貧,跟塾師學畫人像,后寓居蘇州、上海以賣畫為生。曾流浪到寧波。曾居于摯友周閑之范湖草堂三年,并得遇著名文人姚燮,在其家“大梅山館”學畫,深得宋人筆法。任熊是繪畫全才,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蟲魚、走獸,無一不精。畫法宗陳洪綬,與弟任薰,兒子任預、侄任頤合稱“海上四任”,又與朱熊、張熊合稱“滬上三熊”。概述圖為任熊自畫之像。
《群仙祝壽圖》是任熊這位海派創始人傳世唯一的十二條屏。場面布局之宏大,人物刻畫之精致在有清一代人物畫中也是絕無僅有,確是一件體現大師風范的巨跡。上海美術館收藏的一件同一題材十二條屏無款無印,憑風格定為任熊弟子任伯年之作。且被海內外學者、專家一致奉為任伯年的代表作,并印在所有任氏的專著及畫冊中。兩件相比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