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壽平(1633―1690),清初
書畫家。初名格,字壽平,后以字
行,改字正叔,號南田,別號云溪
外史,武進(今江蘇常州)人。晚
居城東,號東園客,草衣生,遷白
云渡,又號白云外史。家貧、生而
敏慧,能詩,精行楷書,擅山水,
尤擅花鳥。后人把他與王時敏、王
鑒、王暈、王原祁、吳歷合稱“清
六家”,或稱“四王吳惲”。傳世作
品有《落花游魚圖》、《山水圖》、
《靈巖圖》和《牡丹圖》等。
此畫描繪了秋風蕭瑟之中,
一莖新荷凌空而出,盛放的花瓣
嬌艷動人,與凋殘半枯的荷葉以
及枯槁無色的蓮蓬形成鮮明對比。
荷花以惲壽平特有的沒骨畫法繪
出,色調清麗冷艷,用筆灑脫飄
逸,營造出一派空瀠的韻味。畫幅
左上自題:“此幀數年前在東池上
醉后涂抹,殘荷離披蘆草交橫,略
得荒汀寂寞之至,置亂紙殘帙中,
不知何時為書老所得,今秋偶出
示,余恍然如房次律遇故物于破
甕中也。因書老索題戲為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