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kūn]殘(1612-1692),清畫家。本姓劉,出家為僧后名髡殘,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電住道人。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與石濤合稱“二石”,又與八大山人,弘仁,石濤合稱為“清初四畫僧”。好游名山大川,后寓南京牛首山幽棲寺,與程正揆交往密切。擅畫山水,師法王蒙,喜用干筆皴擦,淡墨渲染,間以淡赭作底,布置繁復,蒼渾茂密,意境幽深。善書法,能詩。存世作品有《層巖疊壑圖》《臥游圖》《蒼翠凌天圖》等。
髡殘扇面擅畫人物、花卉,尤精山水。師法黃公望、王蒙,尤近于王蒙。其畫章法嚴密,筆法蒼勁,喜用禿筆渴墨,層層皴擦勾染,厚重而不板滯,郁茂而個迫塞,善寫平凡景致,平淡中見幽深。與石濤、弘仁、朱耷并稱“清四僧”。釋文:幾人乘鶴去,二老至今存。不為丹砂在,居然皓首尊。逢迎各有意,相對竟無言。誰解參玄旨,蒼松與白猿。
款識:石溪殘道人。鈐印:介、丘、石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