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1280—1354),元代畫家,元四家之一。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又自稱梅花和尚、梅沙彌,浙江嘉興魏塘鎮人。浙江嘉興人。終其一生閉門隱居,未入仕途。精研儒學,旁通佛道,喜與僧道為友,以詩文書畫自娛。題材多描寫漁夫和隱逸生活,寄托他隱遁避世的思想情趣。善用濕筆表現山川林木郁茂景色,筆力雄勁,墨氣沉厚。其畫氣勢磅礴,元氣淋漓而不入野。
圖描繪在奇石、叢草之中,聳立幾株虬曲古松,枝干傲然挺拔,峻峭剛韌朗硬,意氣蓬勃風發。此圖立意新奇巧妙,是畫家對現實事物、境遇、體悟等等有了某種理解、寄托某種感情,再用手中之筆把心境的流露以蒼松勁石為對象表達出來,從而創造出寄予心境、展露思想的新形象。所繪樹木、奇石等物象不求形似,而是重在表現自己的強烈感觸和對所繪景的崇敬、愛惜、寄托之情。畫家筆下松干上下穿插,枝繁葉茂,與奇石相依為伴,常年承受風雨的侵襲,枝干像右側彎曲偏斜,卻繁茂而不枯亡,體現出堅韌不拔的品格。圖中以拙澀、老辣的筆法勾勒主干,再施淡墨、濃淡反復來畫,使其具有滄桑感,從而突出古松老而彌堅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