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復(1483--1544)明畫家,初名淳,字道復,后以字行,改字復甫,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曾從文徵明學書畫,后不拘師法。書工行草。山水學米友仁而筆跡放縱。擅寫意花卉,淡墨淺色,風格疏爽,后人把他與徐渭并稱青藤白陽,為明代中期水墨寫意花卉畫創出新格調的代表人物。
該幅上部行草書自題:春是花時節,紅紫各自賦。勿言薄脂粉,適足表貞素。道復。后鈐陳道復氏、陳淳之印印。
陳道復創作過許多以牡丹為主題或含有牡丹形象的繪畫作品,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牡丹圖卷》、《天香圖扇》、《洛陽春色圖卷》、《墨花十二種圖卷》以及上海博物館藏《洛陽春色圖卷》、《玉樓春色圖卷》等等。這些作品多為墨筆或淡設色寫意繪畫,充分展示了畫家在狀物造型以及靈活運用水墨方面的高超技藝,正如明末大鑒賞家李日華為此幅作品所題云:破一滴墨水,作種種妖妍。改旦暮之觀,備四時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