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詵(1036-?),北宋畫家。字晉卿,太原(今屬山西)人,后徙開封(今屬河南)。熙寧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國大長公主,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元豐二年,因受蘇軾牽連貶官。元佑元年(1086)復(fù)登州刺史、駙馬都尉。擅畫山水,學(xué)王維、李成,喜作煙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潤明潔,青綠設(shè)色高古絕俗。亦能書,善屬文。其詞語言清麗,情致纏綿,音調(diào)諧美。存世作品有《漁村小雪圖》《煙江疊嶂圖》《溪山秋霽圖》等。
王詵作為畫家的名聲似乎要遠遠高出作為書法家的名聲。其實,在書法方面,王詵的字清勁緊實而別具面目。《自書詩帖卷》共分四段,第一段二十三行一百五十四字,以散文敘說前年恩移清潁(按即潁州),道阻于許昌,與韓維(持國)、范鎮(zhèn)(景仁)詩酒留連于潁昌府(按即許昌)之西湖的情況。,第二段十七行九十六字,記潁昌湖上三人所作唱和詩句。第三段八行六十四字,為《蝶戀花》詞一首,觀其描述,亦當為湖上景色。第四段二行十七字,自言近年能飲酒,多醉書。字句之間雖然有感傷惜別的味道,但落筆痛快淋漓,鋒芒畢露,可謂獨具風(fēng)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