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紱(]362—]41 6),明代畫家。紱,一作芾,字
孟端,號友石,鰲叟,自號九龍山人,后以字行,無
錫(今屬江蘇)人。永樂初, 以善書被薦,供事文
淵閣,宮中書舍人。后歸江南,隱居九龍山。工畫
山水,尤擅墨竹,其墨竹,在明代很有影響, 昆山
夏圭師之,亦享大名。傳世作品有《山亭文會圖》、
(墨竹圖》等。
湖山書屋圖
長卷 紙本 ;:墨筆 縱27.5厘米 橫820.5厘米
此圖為王紱49歲時所作。寫太湖一帶景色,島嶼錯落,漁家撒網,農人趕車,
學子吟唱。以幽淡清遠的筆墨,傾注著作者對家鄉濃厚的眷戀之情。以圓熟的筆
調, 勾皴山石。在構圖上,按山川形狀,生活情理, 安排舟楫、溪橋等景物,使
畫面散而有物, 聚而不塞,處處成景,極得江南煙靄微茫之氣,堪稱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