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1269—1554),元代畫家。
本姓陸,名堅,平江常熟(今屬江蘇)
人; 出繼永嘉(今屬浙江)黃氏為義
子,其父90,始得之,有“黃公望子
久矣”之語,因名公望,字子久,號
一峰、大癡道人,晚號井西道人。幼
有神童之稱,稔經史,工書法,通音
律,善散曲,最精山水畫,晚年水墨
畫,運以草籀筆法,皴筆不多,蒼茫
簡遠,氣勢雄秀,有“峰巒渾厚,草
木華滋”之評。設色多用淡赭,稱“淺
絳”(此實創自公望),山頭多攀石,以
雄渾見勝。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
“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冠”。對明、
清山水畫影響甚大。著有《富春山居
圖》、《天池石壁圖》和《九峰雪霽圖》。
九峰雪霽圖
黃公望
立軸 絹本 水墨
縱117.2厘米橫55.3厘米
圖繪高嶺競立,層
巖蜂起,丘壑嬈崢,凍樹
蕭瑟,是隆冬臘月,氣候
嚴寒的山區景象。圖中
山巒純用空勾,淡墨漬
染。水和天空用濃墨渲
染,烘托出白雪皚皚大
雪初霽的山峰景色。山
中小樹用細筆勾描,樹
桿如“竹根”,樹枝如“花
霸”。用筆洗煉,構圖新
穎,平中寓險,風格雄
奇。為黃氏晚年永墨山
水畫之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