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杲(1388—1470),字仲昭,號自在居士、玉
峰,江蘇昆山人。原姓朱,名杲。永樂十三年(1415)
進士,正統中官至太常寺少卿。為官四十余年,天
順元年(1457)去職還鄉,以書畫自娛而終其身。擅
墨竹,師承王紱而稍變化,煙姿雨色,蒼潤灑落,
偃仰濃疏,動合矩度,時推第一而名馳域外,有“夏
卿一個竹,西涼十錠金”譽稱。亦工楷書。傳世作
品有《湘江風雨圖》、《淇水清風圖》、《奇石修篁
圖》、《竹石圖》,,
清風高節圖
夏杲
立軸紙本墨筆
縱137.3厘米 橫43.3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寫奇石聳立,風竹數竿。以濃淡二
墨寫枝撇葉,繪偃仰起伏、前后穿插之態,有
條不紊地刻畫出竹子在清風中飄舉搖曳的情
狀,尤其葉梢提筆一轉,如神來之筆將風竹
瀟灑婆娑、楚楚動人之韻盡現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