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1269年-1354年),元朝著名畫家,本姓陸,名堅,漢族,平江路常熟州(今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人,后過繼永嘉府(今浙江溫州市)平陽縣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大癡、大癡道人、一峰道人。中年當過中臺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帶賣卜,作《道藏》,并收入金月巖編、黃公望傳,闡述全真派內丹原理和功法。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道,簡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布局、意境等,為山水畫經驗創作之談。其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
筆法蒼勁雄奇,線條簡練嫻熟。無款印,黃公望于卷首自識「余以遺景行」,說明此圖為黃氏所作。其中黃公望跋曰:「文梅公大書右軍帖字,余以遺景行,當與真跡并行也。黃公望敬題。」該卷尾紙另有明項元汴、于騰二家題記。從趙書至徐畫后隔水共鈐有「項元汴印」、「項墨林鑒賞章」、「安儀周家珍藏」等一百三十七方印。曾經明項元汴、安岐等收藏。《墨緣匯觀》、《汪氏珊瑚網》、《佩文齋書畫譜》、《式古堂書畫匯考》等書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