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畫家,日本古籍《松齋梅譜》中評價牧溪的繪畫“皆隨筆點墨而成,意思簡當,不費裝綴。”中國《畫繼補遺·卷上》載:“僧法常,自號牧溪。善作龍虎、人物、蘆雁、雜畫,枯淡山野,誠非雅玩,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其畫筆墨淋漓,頗具禪意。遺跡多流日本。其《遠浦歸帆圖》真跡藏于京都國立博物館。其《松猿圖》對日本禪畫尤有影響。甚至被評為“日本畫道的大恩人”。 代表作《瀟湘八景圖》
tif未分層,牧溪 《松猿圖》 絹本,水墨淡彩,173.3×99.4cm,日本京都大德寺藏。此圖繪兩只黑猿踞于松干上,一成年猿將一幼猿攏于懷中,形象十分生動。當時來華學習佛法的日僧圣一國師是法常的同門,圣一于淳祐元年(1241)歸國,法常作《觀音·松猿·竹鶴》三對幅相贈。《松猿圖》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