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立本(約601年~673年), 唐代畫家,官至宰相,漢族,雍州萬年(今陜西省西安臨潼縣)人,出身貴族,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孫。其父是石保縣公閻毗北周時為駙馬,其母是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因為閻擅長工藝,多巧思,工篆隸書,對繪畫、建筑都很擅長,隋文帝和隋煬帝均愛其才藝。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將作少監。兄閻立德亦長書畫、工藝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并以工藝、繪畫聞名于世。代表作品有《步輦圖》、《歷代帝王像》等。
圖中繪立像59人,從體貌上對照,第三人即為孔子,以后諸人亦形態相仿,順序一致,惟個別處有遺漏或增補,如子遲和子貢之間缺子夏,孔子前多出兩人。但根據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宋?無款《七十二賢相》卷進行對比,本幅畫所繪為孔子及弟子像內容是確鑿無疑的。
引首乾隆御題“杏壇遺范”,鈴“古稀天子”朱文方印。從蔣溥題跋中悉知此圖在清代的流傳過程。最先藏于清初內府,順治三年丙戌 (1646年)欽賜給大學士宋權,再傳其子,112年后的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年),宋氏后人轉于他所,為蔣溥購獲,即貢入內廷,乾隆御題引首并珍藏之,并著錄于《石渠寶笈續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