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 ,(1745—1794年),字容甫,江都(今屬江蘇揚州)人,祖籍安徽歙縣。清朝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阮元、焦循同為“揚州學派” 的杰出代表。乾隆四十二年(1777)為拔貢,后絕意仕進。遍讀經史百家之書,卓然成家。能詩,工駢文,所作《哀鹽船文》,為杭世駿所嘆賞,因此文名大顯。精于史學,曾博考先秦圖書,研究古代學制興廢。著有《述學》6卷、《廣陵通典》10卷、《容甫遺詩》6卷等。
明清易代之際,結社風行。凡以氣節自持的士子,都紛紛糾集同志結社,如“復社”、“幾社”等。社員在砥礪氣節之余,常為雅集,往還唱和,蔚為一時風氣。以翎毛、山水、人物精擅一時的汪中也成為此類結社中一員。1654年春,汪中應同社一位名叫賚良的人之邀,為其作《得趣在人》冊,凡十二開,工筆繪芭蕉、哺雀、舞劍等,都是汪中極為精擅的。賚良又邀虎臥老人題名并對題數開,另外幾開則分別由蔣耀、周而衍、閔奕仕對題,幾人的對題或錄他作,或自題詩,于汪中每開內容多有發覆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