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儒(1558~1639),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諸生,年二十九,隱居小昆山,后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屢奉詔征用,皆以疾辭。擅墨梅、山水,畫梅多冊頁小幅,自然隨意,意態蕭疏。論畫倡導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的修養,贊同書畫同源。有《梅花冊》、《云山卷》等傳世。著有《陳眉公全集》、《小窗幽記》、《吳葛將軍墓碑》、《妮古錄》。
陳繼儒的的這一《云山幽趣圖》, 詩,書、畫相結合,文人墨氣十足,我們從中可以品味出東方藝術所特有的氣質。畫有詩顯,使山水畫題材傳達出遠為深闊的思想容量。此圖仿巨然筆意,畫茂樹濃蔭又疏林淡影,間以屋舍小橋,而濃淡煙云悠然于山谷之間。全幅風格空遠清逸,略近米家山水,結構謹嚴,意境清新,富有層次變化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