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都城紹興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東南35里處)。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后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采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并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圖繪折枝杏花兩枝,枝頭棲五色鸚鵡一只,用筆細勁工致,設色濃麗,與《蠟梅身禽圖》想類,是一種精巧典雅的風格。因有徽宗趙佶的親筆題詞,歷來系于徽宗名下,但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實出當時畫院職業畫家之手,體現了徽宗時畫院花鳥畫創作的水平。畫幅的右側有趙佶瘦金書詩序并詩,其形式與《祥龍石圖》相近似,有的學者進而推測此作當為《宣和睿覽冊》中之一種。畫上鈐有元文宗「天歷之寶」印,清戴明說、宋犖藏印及清乾隆、嘉慶內府鑒藏印,《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趙佶這幅《五色鸚鵡圖》在宋徽宗的作品中是數一數二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