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生卒年不詳(約公元11世紀),字昌之,北宋畫家,廣漢劍南(今四川劍閣之南)人。工書法、繪畫,擅畫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蟲。初師滕昌祐,后來發展出自身畫風,沒骨花鳥自成一派,有徐熙、黃荃遺風。在北宋時期與宋徽宗趙佶齊名,是宋代花鳥畫壇的杰出畫家。
《宋趙昌歲朝圖軸》作者趙昌,該畫中梅花、山茶、水仙和長春花,以朱砂、白粉、胭脂、石綠畫成,再用石青填底,色彩明麗,顯得富麗堂皇。其構圖特殊,由湖石和繁密交錯的花朵,布滿整個畫面,絲毫不留空地,整齊嚴肅,極具裝飾的效果。在宋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中提及,南唐宮廷中有被稱為“鋪殿花”的繪畫作品,為宮院掛設之用,必需位置端莊,駢羅整肅,多不取生意自然之態,而此幅作品的構圖命意正與之相吻合,可作為此一風格延續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