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汀(1903—1963),江蘇常熟虞山鎮人。原名荻、庚元,筆名江鴻,石溪,號寒汀居士。十六歲從同里陶松溪習花鳥畫,二十八歲開始賣畫為生。中年流寓上海,曾任教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上海分會理事;曾任上海市第二、三屆政協委員;1963年2月6日在上海逝世,終年60歲;傳世作品有《百卉冊》、《百獸圖》等,1960年應周恩來總理邀請為人民大會堂繪制的巨幅《紅梅圖》,出版有《江寒汀百獸圖》、《當代名畫家江寒汀》、《江寒汀百獸圖畫冊》等。
江寒汀擅長花鳥畫,尤以描繪各類禽鳥著稱于世。他的繪畫內師傳統,外師造化,廣泛地從傳統中吸取養料。他曾認真研究歷代花鳥畫家的技法,上溯宋元諸家,下至明清的陳白陽、徐渭、惲南田、金冬心、八大山人、新羅山人,對雙鉤填彩、沒骨寫生,均所擅長。尤對任伯年、虛谷畫藝潛心揣摩,系統研究,以致他臨摹任伯年、虛谷的作品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在畫壇上有“江虛谷”的美譽。
為了畫好各類禽鳥,他經常去鳥市看鳥、買鳥,家中還喂養了多種靈禽異鳥,潑彩之余,觀其態,聽其鳴。經過數十年的朝夕細觀默察,對禽鳥飛、鳴、食、宿的千姿百態了如指掌,故他筆下的百鳥形態各異、動靜自如、生動形象,張大壯曾贊譽:“寒汀筆下鳥,天下到處飛”。